电竞牛股份有限公司 - AI电竞训练平台领跑者

地瓜机器人的“卖铲人之路”:具身智能生态如何组合构建而来?

发布时间 - 2025-10-25 19:53:05    点击率:

  电竞牛平台电竞牛平台2025年5月28日,成立刚满一年的地瓜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,高瓴资本、五源资本等十余家顶级机构集体押注。

  这家从自动驾驶巨头地平线独立而来的公司,如何以一套“软硬端云”四位一体的开发平台,改变着机器人开发的游戏规则?

  曾经用智驾SoC打响市场的地平线在市场变迁中逐渐意识到软件生态的重要性,于是成功转型为一家智驾科技公司,此刻,地瓜机器人正在走一条相似的道路。

 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,深入交流更多机器人行业新进展。市场与项目咨询、人才服务、决策研判,添加Aristodemus0403。

地瓜机器人的“卖铲人之路”:具身智能生态如何组合构建而来?(图1)

  中国电子学会预测,到2030年,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《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(2024年)》预计,2045年后,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过1亿台,进入各行业领域,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。

  与市场规模同步增长的是,机器人品类逐渐丰富,医疗机器人、割草机器人、擦窗机器人等覆盖各类生活、商业和工业场景。

  而这样丰富的行业形态需要一家做底层软硬件Infra的公司支撑,行业才可能变得更好、更大。

  基于此,24年初,地瓜机器人从地平线AIoT(人工智能物联网)的团队中独立出来,拥有自己的研发、销售、市场和社区体系,致力于做机器人领域的“Wintel”。

  对于从机器人的创业热潮中抽身而出,选择做底层平台,CEO王丛是这样看的:“当一个行业(如汽车智能化)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时,其底层支撑技术必然走向标准化平台化。”

  “正如PC时代催生Wintel(Windows+Intel)联盟,智能手机时代孕育ARM-Android生态,底层标准化是支撑上层应用繁荣和行业规模扩张的关键基础设施,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化同样需要统一的基础设施。”

  依靠地平线的基因,地瓜机器人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芯片、算法等自身擅长的领域,为行业提供软硬件通用底座,成为具身智能产品的“卖铲人”。

  资本市场方面,2025年5月28日,成立刚满一年的地瓜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,高瓴资本、五源资本等十余家顶级机构集体押注。

  “我们不做本体,但服务于所有做本体的公司”,地瓜机器人靠着自身独特的战略定位,正在获得市场认可。

地瓜机器人的“卖铲人之路”:具身智能生态如何组合构建而来?(图2)

  上半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.6%、25.5%。截至8月初,我国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,仅今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10万多家,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5%。

  机器人行业长期处于“硬件成熟度低、算法未收敛、工具链碎片化”的状态,公司想要研发机器人就要从头研发各个基础模块,既提高了研发成本、又拉长了时间周期。

  其一,能够提供芯片选型的通用解。通过统一的算力平台+开发工具链,让企业不用再纠结“芯片选什么、系统怎么搭”,只需聚焦场景创新——做割草机就专注优化草坪识别,做人形机器人就深耕运动控制。

  目前,地瓜的芯片广泛应用到科沃斯的割草机、乐聚的人形机器人、逐际动力的四足机器人中,出货量超500万片,催生了近百种机器人形态。

  其二,降低成本门槛。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足10%,尤其是智能芯片,长期被海外品牌垄断,研发成本高得惊人。地瓜的优势在于“站在巨人肩膀上”:复用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的BPU架构和供应链,通过规模化出货摊薄成本——其主力产品RDKS100定价仅2499元,是英伟达同级方案的一半。

  宇树机器人的工程师曾算过一笔账:传统人形机器人方案需要英伟达Jetson芯片加独立MCU,成本超5000元;而用RDKS100单板就能实现全身运动控制,不仅成本砍半,功耗还降低68%。这种“用规模换性价比”的路径,像极了英特尔用x86架构统一PC芯片市场的故事。

  其三,提供开放聚合的生态社区。当前机器人技术路线仍处于“混战期”:端到端大模型与分层控制并存,运动控制、环境感知的标准各不相同。参考Wintel主导PC时代的能力扩张路径,地瓜采取“软硬协同定义规则”的生态建设方案,搭建全球10万开发者社区,开放200+开源算法库,甚至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——清华大学学生用它的RDKX5开发板,3天就做出了能分析高尔夫挥杆的陪练机器人。

地瓜机器人的“卖铲人之路”:具身智能生态如何组合构建而来?(图3)

  地瓜机器人的核心武器,是一套“软硬端云”四位一体的开发平台。王丛对自家产品的定位是:通过芯片与算法+软件平台的产品矩阵布局整个行业。

  旭日5芯片主要针对消费级机器人识别误差和避障失灵的困境,用10TOPS算力和3W超低功耗破局;RDK双雄(RDKX5和RDKS100)给人留下的印象则是极致的性价比,搭载后者的逐际动力的四足机器人对于复杂地形响应速度提升3倍,但是价格仅为英伟达同级方案的一半。

  当然,地瓜的硬件虽好,国内仍有不少替代品,真正赋予地瓜灵魂的,是软件层面。

  举例而言,地瓜的NodeHub算法中心终结了众多中小厂商开发算法的消耗战,200余个“即插即用”的预训练模型,像一个“算法超市”,可供厂商直接调用。

  针对于另一个机器人行业的核心难题——训练数据缺失,地瓜Cloud云端开发环境带来了行业内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设计开发助手RDK-Copilot,Data-Copilot能根据提示词生成标注数据集,比如输入“北欧雪后草坪”,就能自动生成适配割草机的训练数据。

  这种硬件标准化(旭日)、开发模块化(RDK套件)、算法超市化(NodeHub)和训练自动化(云端引擎)的模式下,机器人研发能够迅速从家庭作坊走向流水线时代。

  作为一家成立仅一年的新星,地瓜的征程也并非一帆风顺。目前,公司芯片应用比较多的领域是割草机器人,割草SoC方面,还有一家传统芯片强将瑞芯微。

  硬件方面,瑞芯微自研和优化了许多核心IP,例如相较于地瓜内存只能支持到D4或LPDDR4/4x,瑞芯微是国内唯一能支持到LPDDR5/5X的割草SoC玩家。

地瓜机器人的“卖铲人之路”:具身智能生态如何组合构建而来?(图4)

  目前,地瓜的关键护城河在于生态,按照规划,2026年地瓜将推出数百TOPS大算力平台,支撑G5级人形机器人;更长远的目标,是构建“机器人云平台”,让机器人在部署后能通过数据闭环持续进化。

地瓜机器人的“卖铲人之路”:具身智能生态如何组合构建而来?(图5)

  当全球机器人市场正奔向2600亿美元规模,未来机器人产业需要的是“卖铲人”,而非千篇一律的淘金者。

  曾经用智驾SoC打响市场的地平线在市场变迁中逐渐意识到软件生态的重要性,于是成功转型为一家智驾科技公司,此刻,地瓜机器人正在走一条相似的道路。

  可以预见,未来会有更多公司意识到硬件+软件+生态组合式颠覆创新的重要性。